清华大学-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李赛实验室,长期从事高通量高分辨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cryo-ET)开发和在结构生物学上的应用。为满足结构生物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需要,正在开发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cryo-ET)相关软件。该软件旨在通过提供数据处理的图像界面和数据交互方式,提高对数据分析、处理和反馈的有效性和便捷性,以应对cryo-ET不断增长的数据规模和数据复杂性,推动该领域的持续发展。为优化该软件的GUI设计及实现交互功能,现诚聘1-2名技术人员。
实验室详细信息请见:http://www.lisailab.com/
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http://www.frcbs.tsinghua.edu.cn
技能要求:
1、熟悉面向对象设计思想,熟悉常用设计模式,具有独立的模块化设计能力;
2、熟练掌握QT布局、绘图,有客户端(PyQt)界面优化及业务处理经验;
3、岗位编程语言:熟练Python、对Matlab、C++有一定了解。
工作内容:
1、开发电子显微镜数据处理、分析和反馈流程;
2、根据数据分析、处理和反馈的特点,针对软件GUI的整体风格、界面结构、交互操作流程等完成设计和实现;
3、根据用户测试反馈和数据处理思路的调整完成对软件UI的调整、优化;
4、关注和测试领域发布的最新图像处理方法;
5、协助实验室的计算集群管理、采购。
1、电子、通讯工程、计算机、物理、数学或设计等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四级及以上水平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3、责任心强,工作认真严谨,诚实诚信;
4、沟通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沟通能力,愿意参与团队活动;
5、对科研工作有热情,愿意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者,实验室愿提供长期培养。
以上职位均依托清华大学一流的实验平台和跨学科深度交叉的科研环境,提供参加同行学术会议、国际合作的机会。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liuhanguang@mail.tsinghua.edu.cn,并在邮件主题及申请材料上注明“应聘高级技术员”或“应聘技术员”,简历初审合格者将邮件通知具体面试事宜。
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在北京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于2018年底成立。以引领性基础理论创新、颠覆性先进技术创新和战略性重大成果创新为总体目标,以生物结构中的科学现象、科学方法、科学概念、科学规律的重要发现与发明为抓手,以汇集和培养顶尖创新人才为动力,以深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机制体制为使命,致力于长久引领国际生物结构前沿领域。
“卓越学者”项目由前沿中心提出并设立。该项目将重点面向在海内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取得博士学位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取得卓越性成果,并极具发展潜力,年龄不超过38周岁的优秀青年科学家。中心将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生物结构学领域内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给予重点培养及支持,为他们潜心研究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入选者将在多名中心PI的共同指导下,参与或负责中心设立的特定研究项目。期满后,优秀者可申请加入中心,成为中心相关项目的长期高级研究人员。
招聘方向:
1.新一代冷冻电镜装置及核心技术研发
(1)基于叠层成像的生物成像技术与新一代冷冻电子显微成像装置研制
(2)面向新一代冷冻电子显微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数据分析系统开发
(3)研究和发展基于cryo-ET的跨尺度原位结构生物学手段
2.人工智能驱动的生物结构新技术开发
(1)基于人工智能的蛋白质结构预测算法开发
(2)新型AI合成生物学
(3)模式生物的人工进化
3.基于生物结构的创新药物发现与研制
(1)基于蛋白结构和组学数据的药物分子设计
(2)AI辅助小分子、多肽、蛋白药物的成药性评价
(3)AI辅助器官、组织、和细胞靶向的药物递送系统设计
4.生物结构前沿知识发现与建立
(1)围绕中心法则揭示基本生命过程的分子基础
(2)细胞膜系统动态组装及跨膜信号转导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3)与重大疾病相关的膜蛋白结构与机理研究
1.博士后人员申请
(1)两年内获得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
(2)合作导师应是隶属中心,且具备招收博士后条件的在职在岗教授或研究员;
(3)在下述招聘方向上具有丰富的研究或工作经历,并有较深造诣;
(4)富有责任心,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5)需在清华大学全职工作。
2.助理研究员及副研究员申请
(1)在海内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年龄在38周岁以下;
(2)合作导师应是隶属中心,且具备招收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条件的在职在岗教授或研究员;
(3)在下述招聘方向上具有丰富的研究或工作经历,并有较深造诣;
(4)富有责任心,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5)需在清华大学全职工作。
(一)个人详细简历(中英文) ;
(二)应聘说明(需包含应聘方向及自身技能介绍);
(三)不少于三封推荐信(一封推荐信由合作导师提供,推荐信需请推荐人直接发至招聘邮箱);
(四)研究计划书;
(五)其他相关资料、证书、证明文件等。
请将申请资料发至招聘邮箱:frcbs-hr@mail.tsinghua.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 应聘卓越学者+应聘方向
截止报名:
2023年8月25日
(申请逾期或资料提交不完全者视为自动放弃本次申请)
面试时间:
2023年9月下旬-10月中旬
评审规则:评审根据对申请人“独立科研能力”,“未来潜力”,“对生物结构领域的贡献”及“过去工作”四个方面的衡量,给出结果
本实验室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手段研究生物体内关键信号通路上的蛋白行驶功能的分子机制,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的组装和动力学,以及与重大疾病相关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现根据课题需要招聘博士后若干名,作为团队中的研究骨干参加本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对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膜蛋白进行药物化学、计算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结构生物学等多个方向的研究。
1. 申请博士后需具有药物化学、计算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结构生物学等相关研究背景之一的,已经获得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2. 熟练掌握以下技术之一者优先考虑:AI辅助药物设计和优化;熟练掌握虚拟筛选和小分子药物合成;利用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手段研究疾病的致病机理;根据蛋白的生化性质和功能,设计药物筛选方案并实施;蛋白质表达纯化以及结构解析等。
3. 申请博士后需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具备优秀的科研能力。
4. 具有浓厚的科研兴趣,较强的独立科研工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团队合作,并能指导学生或者科研助理的工作。
福利待遇按清华大学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工资面议。
有兴趣加入本实验室者请将本人简历、研究工作经历、及其它能证明科研能力的相关电子文件以PDF格式,和两位推荐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提交至:qhshilab@163.com,并请在申请材料上注明“应聘博士后岗位”,本招聘长期有效。
本实验室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手段研究生物体内关键信号通路上的蛋白行驶功能的分子机制,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的组装和动力学,以及与重大疾病相关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现根据课题需要招聘博士后若干名,作为团队中的研究骨干参加本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对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蛋白进行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和优化。
1.博士后需具有药物化学相关研究背景,熟练掌握虚拟筛选和小分子药物合成等相关技术,具有基于蛋白质结构进行药物设计和优化相关背景优先考虑。
2.申请博士后需获得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并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具备优秀的科研能力。
3.具有浓厚的科研兴趣,较强的独立科研工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团队合作,并能指导学生或者科研助理。
福利待遇按清华大学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工资面议。
有兴趣加入本实验室者请将本人简历、研究工作经历、及其它能证明科研能力的相关电子文件以PDF格式,和两位推荐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于2022年7月20日前提交至:qhshilab@163.com,并请在申请材料上注明“应聘博士后岗位”。
本实验室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手段研究肿瘤发生和细胞调亡的分子机制,集中研究肿瘤抑制因子和细胞凋亡调节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例如剪接体和蛋白酶体的组装和动力学,以及与重大疾病相关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例如与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的γ-分泌酶的结构与功能。
现根据课题需要招聘技术员(若干名)作为团队中的研究成员参加本实验室的科研工作。
协助完成剪接体相关科研项目的工作,包括生化实验、细胞培养,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初步分析等;
1、专业要求: 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和生物相关学科本科及以上学历;已经获得或即将获得相关硕士学位者优先考虑;
2、工作踏实细致、为人诚实守信、有责任心、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在大学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经验者、能稳定工作两年以上者优先考虑。
该岗位享受清华大学非事业编制人员待遇(包含五险一金),按照清华大学合同制人员的相关规定办理,具体待遇面议。
请于2022年5月20日之前将电子版的简历发送至qhshilab@163.com,并请在邮件主题及申请材料上注明“应聘技术员+姓名”,简历初审合格者将邮件通知具体面试事宜。
李海涛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普洛麦格细胞生物学创新奖、清华大学第十五届良师益友、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人类前沿科学计划青年科学家基金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和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获得者。长期从事表观遗传修饰识别与调控研究,以及表观靶向药物开发。研究生期间师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常文瑞和梁栋材两位院士,于2003年获得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加入纽约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Dinshaw J Patel教授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与洛克菲勒大学的表观遗传学研究先驱C David Allis教授合作,开启了近18年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在美工作期间,作为第一作者首次揭示PHD锌指是一类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阅读器(reader)(Nature 2006),该工作于2009年被新版分子生物学经典教科书Genes X 收录(第232页)。2007年作为共第一与共通讯作者在Nat Struct Mol Biol,以及作为第二作者在Nat Rev Mol Cell Biol发表综述,明确阐述了“阅读器”概念和组蛋白修饰调控的多价态识别学说,促进了相关表观遗传学知识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2010年回到清华大学医学院建立实验室,继续围绕表观修饰与调控开展研究,先后发现或阐明了YEATS、DPF、ADD、BAH、Agenet、PZP、PWWP等结构域,以及ZMYND11、Spindlin1、ZMYND8、SETD2、NRMT1、ALKBH1和SATB1等表观调控因子识别与催化组蛋白修饰或DNA甲基化的结构功能基础,与合作者一起揭示相关分子识别与催化事件在基因调控、早期发育以及肿瘤发生等过程中的作用,开发出基于三维卡宾表面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PRi)技术的高通量表观遗传互作表征平台,并成功开展了数个表观靶向的小分子抑制剂研发。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Cell等杂志。
现因课题需要,诚招全职博士后3名。
主要研究方向:
涉及但不限于基于蛋白质结构的表观遗传靶向药物设计、合成与验证(药化方向),疾病的多组学分析与大数据挖掘(生信方向)、表观遗传因子参与肿瘤发生的功能机制研究(肿瘤免疫学方向)等。
工作职责:
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较独立地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包括实验设计、执行、数据分析整理和论文撰写等,参与科研项目管理和沟通交流工作。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35周岁,符合清华大学博士后招收基本条件;
(2)要求具有药物化学、生物信息学、或肿瘤免疫学等专业背景;
(3)具有较强的英文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在SCI发表过科研论文者优先考虑;
(4)工作积极主动,热爱科研,业务能力强、善于沟通交流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资待遇和科研支持,享受清华大学博士后子女入学、公费医疗等标准福利待遇。对作出优秀研究工作的博士后,将全力支持其申请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基金、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基金,清华大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水木学者、中国博士后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本招聘长期有效,招满为止,应届或往届博士毕业生均可申请。应聘人员请将个人简历、主要研究工作陈述(800字以内)以及简短的未来规划汇总为单个pdf,发送至ann820@163.com,邮件题目请标注“姓名+博士后研究员”。并联系两位推荐人(含博士导师)将推荐信直接发送至该邮箱。收到材料后我们会尽快回复面试信息。
申请材料及推荐信投递邮箱:
ann820@163.com
李海涛教授个人介绍网站:
https://www.med.tsinghua.edu.cn/info/1352/1445.htm
实验室研究简介:
刘俊杰研究员多年来专注核酸酶的工作机理研究及相关的核酸操纵工具开发。博士期间,主要从事真核生物外切体核酸酶复合物的RNA降解模型研究,系列研究成果为RNA降解紊乱相关疾病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机理解释(NSMB, 2014; Cell Research, 2016)。博士后研究期间,与Jennifer Doudna 及Eva Nogales 合作,从事CRISPR-Cas核酸酶结构功能研究和应用开发:鉴定和开发的小型CRISPR-CasX核酸酶系统,是目前除Cas9和Cas12a外的第三类高效基因编辑平台(Nature, 2019);揭示了CRISPR-Cas整合酶的外源DNA整合机制,促成了gRNA高通量合成系统以及高通量基因片段生物存储系统的开发(Science, 2017);解析了一系列由病毒编码的CRISPR-Cas开关蛋白的工作机理,并证明开关蛋白可稳定调控CRISPR-Cas基因编辑,同时降低脱靶效应 (Science Advance, 2017; Mol Cell, 2019)。
2020年9月起,刘俊杰研究员入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建独立实验室,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等手段从事以下研究:
(1)RNA关联的核酸酶工作机理;
(2)新型核酸操纵工具的设计和应用开发;
(3)重大疾病相关的lncRNA结构功能研究及潜在治疗手段开发。
在导师的指导下,较独立地从事相关科学研究。
符合清华大学博士后招收基本条件,对科学研究有源自内心的热忱,具有计算机软件、生物信息学、生物物理、微生物学或细胞生物学背景者优先,亦欢迎从事其它与生物相关方向研究的博士申请。
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资待遇和科研支持,享受清华大学博士后的标准福利待遇。对做出优秀研究工作的博士后,实验室将全力支持其申请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基金、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基金、清华大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博士后研究员招聘长期有效,应届或往届博士毕业生均可申请。应聘人员请将个人简历和主要研究工作陈述(800字以内)汇总为单个pdf,发送至junjiegogoliu(at)tsinghua.edu.cn,邮件题目请标注“姓名+博士后研究员”。请联系两位或以上的推荐人(含博士导师),并让推荐人将推荐信直接发送至该邮箱。我们将在收到所有材料后的两个星期之内回复您面试信息。
申请材料及推荐信投递邮箱:
junjiegogoliu(at)tsinghua.edu.cn 联系时请把(at)改成@
实验室相关信息
实验室网站:
http://liulab-biology.org
隶属机构导师个人页面:
https://life.tsinghua.edu.cn/info/1033/2483.htm
http://www.cls.edu.cn/PrincipalInvestigator/pi/index5089.shtml
http://www.icsb.tsinghua.edu.cn/index.php?c=show&id=824
“卓越学者”项目是在现行博士后制度下的创新之举,通过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和发展空间,激发入选者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敢于从事高难度的研究和工程项目。入选者将在多名中心PI的共同指导下,参与或负责中心设立的特定研究项目。该项目入选者需满足博士后的基本要求,项目每期2年,最多参与两期。期满后,优秀者可申请加入中心,成为中心相关项目的长期高级研究人员。该项目在国际范围内招聘,受聘人员除了享受清华大学博士后的基本待遇之外,另补贴与国际水平的薪资奖金相当,详情可面议。
查看详情青年人才勇于探索,是带动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最需要稳定经费支持的科研群体,尤其对极具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是在中心“卓越学者”项目基础上的再一次突破和创新。该项目将重点面向两年内获得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或在海内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取得卓越性成果,并极具发展潜力,年龄不超过45周岁的优秀青年科学家。中心将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结构生物学领域内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给予重点培养及支持,为他们潜心研究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入选者将在多名中心PI的共同指导下,参与或负责中心设立的特定研究项目。该项目每期2年,最多参与两期。期满后,优秀者可申请加入中心,成为中心相关项目的长期高级研究人员。该项目将在国际范围内招聘,受聘人员除了享受清华大学相关职位基本待遇之外,另补贴与国际水平的薪资奖金,此外正式受聘期间,中心还可为其提供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详情可面议。
查看详情冷冻电子显微学借助近年来的几项技术突破,目前已经是结构生物学领域最热门的技术之一。这一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够在纳米甚至原子尺度观察生命体的结构,为诠释生命的基本原理,探索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以及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结构生物学技术(以冷冻电子显微镜为例)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涉及计算机、电子、物理、数学、生物等多个学科和领域,为满足相关的研究和发展需要,现计划招聘一系列高级研究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具有丰富相关工作经验的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我们将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并为个人提供优良的发展空间。欢迎有志投身科研最前沿的高级技术人员加入。
查看详情高效专业与国际接轨的行政团队为中心运作提供有力的保障。截至目前,中心已有办公室主任、副主任、财务、人事、活动、宣传等专职行政人员。团队不仅具备良好的专业背景和高素质的内在修养,而且还具备跨文化双语交际能力及多元化的国际视野。
查看详情